一、课题提出的背景传统的作文教学以“教”为主、以“考”为主。
文章被异化为考试升学的“敲门砖”,偏重写作理论的讲授,忽视学生的主动体验和创新表达,忽视学生自主写作意识和能力的培养。只顾从考试出发照本宣科、按纲施教,而把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和学生鲜活的体验拒之门外;只顾操练“文字编织术”,而把陶冶学生心灵的宗旨列在教学目标之外;只顾引导学生在写作中求“稳妥”、求“保险”,而把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教育宗旨置于脑后。一言以蔽之,“作文”与“做人”被割裂开来,学生主体地位严重失落。许多学生在“八股文”式的训练中呻吟,作文充斥着假话、套话、空话和废话。这种作文教学模式还造成了不少学生写作心理障碍,如惧怕心理——视作文为畏途,平时说话很流利的学生一写作文就“大脑短路,笔头卡壳”;应付心理——缺乏兴趣、热情,只是为了完成教师的训练任务,敷衍成篇;速成心理——希望借助各类写作辅导书,寻找“速成”的捷径。更为可怕的是,许多学生变得对生活麻木、思想浅薄、认识偏颇,对丰富多彩的生活不能“心动”、对自己的思....
🔗更多内容请下载文档